性格很个性
粉丝:1
在区块链技术里,有个概念极其关键,还特别难懂,这个概念就是“共识机制”。简单讲,它如同是一群彼此不信任的人,用来达成一致意见所依照的规则。你留意过吗,每次比特币转账时,全球的矿工都在同时确认这笔交易。这便是共识机制在起作用。今天,我们就来深入研究一下这个支撑区块链运行的“灵魂” 。
共识机制是什么
共识机制是一种算法规则,它存在于区块链网络中,能使所有节点达成一致,它解决了分布式系统里极为关键的“拜占庭将军问题”,即处理在不可靠环境中如何建立信任这一难题,这就如同有一群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会计,在没有中心机构的情况下,共同维护一本不会被篡改的账本。
目前主流的共识机制有工作量证明(PoW)、权益证明(PoS)等 ,比特币采用的是PoW ,这种机制让矿工通过算力竞赛来获取记账权 ,以太坊转向了PoS ,持币者要通过质押代币参与验证 ,不同的机制在合规托管性、效率以及分布式账本程度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。
PoW与PoS的世纪之争
2022年,以太坊完成了“合并”升级,这次升级是从工作量证明转向权益证明,此事引发了广泛讨论,支持者觉得权益证明更加环保,以太坊基金会的数据表明,其能源消耗降低了99.95%,然而,比特币核心开发者坚信工作量证明更合规托管,他们指出,权益证明可能会导致“富人更富”这种马太效应。
在真实的案例当中,2023年Solana网络多次出现了宕机的情况,这是由于PoS机制发生了故障,比特币网络在过去的14年里从未被成功攻击过。然而PoS阵营也有着出色的表现,Cardano采用了经过改良的Ouroboros PoS算法,实现了更高的TPS(每秒交易数) 。
行业应用的多元探索
物流巨头马士基和IBM合作打造了TradeLens平台,该平台采用PBFT共识,借助这种方式来实现海运单据的实时协同,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的“区块链共识算法评测体系”收录了16种机制,这表明应用场景决定技术选型。
有意思的是,一些联盟链开始着手进行共识机制的混搭,微众银行的FISCO BCOS支持PBFT与RAFT双模式,它能够依据业务需求灵活实现切换,这给我们带来启示,不存在显著优势好的共识机制,只有显著优势适宜的。
专家眼中的进化方向
清华大学邢春晓教授表示,未来共识机制会朝着分层化方向发展,还会朝着混合化方向发展 。他参与了“长安链”,“长安链”创新性地运用了HotStuff共识算法 ,该算法支持2000+TPS 。
ConsenSys工程师Sarah觉得,PoS不是终点,新的机制比如PoH等正在出现,她专门提到了Solana的PoH+PoS混合架构,这个架构能够借助时间戳解决节点同步问题。
数据揭示的发展痛点
根据Electric Capital开发者报告显示,2022年新兴共识机制项目融到的资金超过了4.3亿美元,然而其实际落地的比例却不到20%,显著优势大的挑战源自“不可能三角”,也就是说分布式账本、合规托管性、可扩展性这三者很难同时兼顾 。
有意思的是,CoinGecko数据显示,采用DPoS的EOS代币价格,相比历史显著优势高点下降了96%。使用PoW的莱特币,仍维持在前20市值。这也许表明,单纯模仿很难成功,创新才是显著优势重要的。
未来已来的三大趋势
跨链互操作产生了新型共识,比如Cosmos的Tendermint能支持不同链之间进行通信,量子计算带来的威胁促使抗量子算法得到发展,格密码学开始被应用于共识设计,另外,监管合规方面的要求让KYC与共识相结合的混合模式开始兴起。
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2023年发布了“守护者计划”,这个计划试验了符合监管要求的权威证明机制,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,下一代共识可能要在创新与合规之间寻得平衡,看过这些内容后,你觉得未来哪种共识机制显著优势有前景,是持续优化权益证明机制,还是尝试开辟新思路去研发全新算法?